课改之风盛行,全国各地校仿。于是教师、学生的导学案在各省各地都有大批出现,选择好的导学案,是成功教学的重要条件。而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条件、学生条件进行备课,备优质课、导学案。一般来说,备课教师可以先独立备课,然后集体备课,集思广益,形成一堂优质课。这里有备课要求仅供参考。
独立备课(初备稿)→集体备课(试用稿)→课后备课(优化稿)
1、独立备课(初备稿)
确定一人为主备,同组其他教师为副备。主备负责编写导学案初备稿,副备各自写出自己的简明教案。副备的简明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(学什么、教什么);引导自学、突破问题的核心思考题(知识问题化、问题梯级化);用于检测巩固的典型思考题、练习题;文科教师要提供对景的阅读材料。该步工作提前两周完成。
2、集体备课(试用稿)
课改学科组长组织同组所有课改教师进行集体备课,研讨导学案初备稿,吸取各简明教案的精华,由主备教师集中集体智慧形成导学案试用稿。导学案试用稿经课改学科组长和督导人员审核通过后付印。该步工作提前一周完成。
3、课后备课(优化稿)
各课改教师根据导学案试用稿的使用情况进行教学反思,备好课后课,解决导学案试用稿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,由主备教师汇总各课改教师的课后备课内容,对导学案试用稿进行修改、优化,形成导学案优化稿(制成电子文档)并归档保存。
评论